首页 >>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 >>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穿成破产大佬妻 在人间 代嫁丞相 三尸语 我有一座道观 韶光慢 醉迷红楼 老乞丐 泾渭情殇 我的女友 
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 王阳明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txt下载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最新章节

第五章(1/7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第五章

孝敬心: 以孝安家, 以敬持家

孝顺在当下

“就如某人知孝, 某人知弟, 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,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, 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, 便可称为知孝弟。 ”

——王阳明

王阳明给弟子邹守益的信说: “近来得致良知三字, 真圣门正法眼藏。 往年尚疑未尽, 今自多事以来, 只此良知无不具足。 譬之操舟得舵,平澜浅濑, 无不如意, 虽遇颠风逆浪, 舵柄在手, 可免没溺之患矣。 ”他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。 对于母亲早逝, 他没能奉养; 祖母临终, 未及一见, 王阳明深感伤痛并一直自责于心。 在其父去世之后, 王阳明也卧病多日。

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, 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 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, 父母已两鬓斑白, 此时才孝敬他们, 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。 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远去, 才幡然悔悟, 却已尽孝无门,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。

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, 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, “就如某人知孝, 某人知弟, 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,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, 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, 便可称为知孝弟。 ”他强调孝要及时的行动, 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。

孝, 经不起等待。 生时如果不养父母, 死后万事皆空。 《孔子·集语》 中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就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。

春秋时, 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, 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, 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,啼哭的人叫皋鱼, 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: “我年轻时好学上进, 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, 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。 作为儿子, 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, 这好像‘树欲静而风不止’; 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, 父母却已经不在了。 父母虽然已经亡故, 但他们的恩情难忘, 想到这些, 内心悲痛, 所以痛哭。 ”

人生在世, 必然会经历种种痛苦的情感折磨, 也在痛苦中锻炼得愈发坚强, 面临悲痛愈发能强忍声色, 而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却让人们倍觉“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”。

很多人总在说, 等到有钱和时间了, 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。 你可以等待, 但父母不能等待。 在不经意间, 父母渐渐变老。 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, 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, 只是想多让你陪陪。 否则当你挚爱的亲人离你而去, 你在脑海中回想他们以往对你如何嘘寒问暖、 呵护备至, 你却只顾着打拼自我天地, 忽略了关爱他们, 让他们在守望你的寂寞中落寞而去。 你的悔、 你的痛, 成为你一生最深刻的烙印, 任岁月无情也抹杀不去。

王阳明学说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。

生孩子不易, 养孩子更不易, 付出的辛苦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难以理解的。 古时候父母亡故, 做子女的要服丧三年, 这是对自己刚出生时父母耐心守候的报答。 孝敬父母, 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,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。

闵损, 字子骞, 春秋时期鲁国汶上人, 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。 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, 他母亲早逝, 父亲怜他衣食难周, 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。 几年后, 后母生了两个儿子, 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。

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, 冬天穿的棉衣以芦花为絮, 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。 一天, 父亲回来, 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。 外面寒风凛冽, 闵子骞衣单体寒, 但他默默忍受, 什么也不对父亲说。 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。 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,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, 回家后便要休妻。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, 难分难舍, 便跪求父亲说: “母亲若在, 仅儿一人稍受单寒; 若驱出母亲, 三个孩儿均受寒。 ”子骞孝心感动后母, 使其痛改前非。 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。

孟子曰: “惟孝顺父母, 可以解忧。 ”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, 明朝编撰的《二十四孝图》 , 闵子骞排在第三,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。 闵子骞不仅孝, 而且宽容友爱, 正是这些品德, 使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重归于好, 他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, 使家庭和睦, 母慈子孝,生活没有遗憾, 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。

在现代, 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家庭观念逐渐淡漠, 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, 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, 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大缺陷。今天的我们, 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“武装”自己, 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, 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、 厚重的责任感。 面对过去, 新一代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, 比如平常多关怀、 孝敬父母, 也就不会再如皋鱼一般暗自哭泣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 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 神级龙卫刚刚 鬼王的金牌宠妃 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 ABO垂耳执事 完美人生沈浪免费 窃天 长兄如父 想做姐姐的小狼狗 我的绝色小姨 催熟 神级龙卫更新最快版 完美人生沈浪 娇艳欲滴